當前,社會大眾對房屋的需求逐步從“獲得感”向“舒適感”轉變。但我國住宅層高設計標準偏低,寫字樓設計標準也停留在國民經濟發展初期水平,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如不及早調整住宅和寫字樓層高標準,再過二三十年,現有建筑難以滿足日益提升的舒適居住要求,也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資源浪費。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律師協會會長袁小彬認為,推行更科學的層高標準勢在必行。
我國現行的《住宅設計規范》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米,此高度房屋裝修后1.7米以上人士舉手即可碰到吊燈等裝飾物,影響了居住體驗和幸福感。袁小彬說,近年來,部分沿海地區已將住宅層高標準提高到3.0米以上,住建部2022年3月公布的《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要求新建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米。但該規范至今尚未落地。
為此,袁小彬建議盡快推動住建部新版《住宅項目規范》實質落地,將住宅商品房(保障房除外)的建筑層高提高到3.0米以上,寫字樓層高標準在現有標準基礎上增加0.3米至0.5米。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3年03月07日 第 23 版)
關于增加住宅和寫字樓層高標準提升建筑品質的建議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大眾對房屋的需求已從“獲得感”向“舒適感”逐步轉變。我國住宅層高設計標準偏低,寫字樓設計標準也停留在國民經濟發展初期水平,既無法高質量地展現我國現代建筑水平,也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水平的需求。為推動我國建筑更加現代化、宜居化、人性化水平,推行更為科學的層高標準勢在必行。
一、住宅和寫字樓層高的現狀及問題
(一)住宅的層高標準偏低,居住體驗感差,不太宜居
現行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9)規定,住宅層高宜為2.8m;臥室、起居室(廳)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4m,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1m;廚房、衛生間的室內凈高不應低于2.2m。因此,我國目前住宅層高普遍在2.8m以下。根據美國的住房統計數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建房屋層高普遍在10英尺(3.048m)以上,高于我國層高標準。
我國男性平均身高約1.7m,按手臂長度約70cm測算,房屋裝修后舉手即可碰到吊燈等裝飾物,嚴重影響居住體驗和幸福感。我國如不調整住宅層高標準,再過20-30年,現有的住宅層高將顯得非常局促壓抑,也不節能環保,容易淪為建筑垃圾,造成嚴重的社會資源浪費。
為提升建筑品質,部分沿海地區已經將住宅層高標準提升到3m以上,如2019年上海公布的《住宅設計規范》就將層高的上限從3.2m提升到3.6m。此外,住建部2022年3月公布的《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也明確要求新建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0m。但不知什么原因,該規范至今尚未落地。
根據專業測算,雖然層高每增加0.1m,房屋主體成本略為增加,但建筑品質將明顯提升,并且更加環保,增加這點成本物有所值。
(二)寫字樓的層高(凈高)設計標準偏低,落后于時代發展,造成資源浪費
現行的《辦公建筑設計標準》(JGJ/T67-2019)第4.1.11條規定:有或無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單間式和單元式辦公室凈高分別不應低于2.5m或2.7m,有或無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開放式和半開放式辦公室凈高分別不應低于2.7m或2.9m。
即便是甲級寫字樓,凈高標準僅需達到2.7m以上即可。而國際上最近10年新建甲級寫字樓的凈高普遍在3.0m以上,遠遠高于我國的設計標準。
商務人士對辦公環境的追求越來越高。如寫字樓的層高(凈高)設計標準不能與時俱進,再過5-10年,現有寫字樓將逐步落后時代,同樣會造成嚴重的社會資源浪費。
二、具體建議
(一)盡快推動住建部新版《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實質落地
切實提升住宅層高標準,推進2022年《住宅項目規范》(征求意見稿)落地實施,將住宅商品房(保障房除外)的建筑層高提升到3.0m以上。
(二)提高寫字樓層高標準,在現有標準的基礎上增加0.3m至0.5m
各類寫字樓凈高的設計標準提升0.3m至0.5m,將《辦公建筑設計標準》第4.1.11條設計標準修改為:有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單間式和單元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2.8m或3.0m;無集中空調設施的單間式和單元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3.0m或3.2m;有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3.0m或3.2m;無集中空調設施并有吊頂的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辦公室凈高不應低于3.2m或3.4m。
2023年2月8日